朱双六 - 人物简介
朱双六,男,1958年6月生,大学,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1991年9月,年仅33岁的朱双六因患脑膜瘤导致双目失明,对于人生的重大挫折,他以勇敢乐观的态度坦然面对,克服重重困难,以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全心投入到盲人计算机的研制开发和推广培训工作中去,解决了盲人与外界利用现代化信息工具进行交流的难题,为广大盲人造福,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朱双六 - 个人成就
他主持研发的“福音”盲人计算机系统荣获上海市科委颁发的科技进步三等奖、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他本人多次荣获上海市职工优秀发明一等奖、上海市自强模范等称号。
朱双六 - 人生格言
一切从头学起、一切从零开始,当我突遭中途失明之灾后,学习使我重新看到了光明的前景。
朱双六 - 发明盲人用电脑
朱双六在原上海铁道大学(现为同济大学沪西校区)机械工程系液压中心工作。他曾拥有过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也曾拥有过阳光灿烂的日子。然而九年前,他忽然感觉自己视力在急剧下降。去医院一检查,诊断为脑颅内长有肿瘤,即脑膜瘤,必须手术治疗。这真是晴天霹雳!他才34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呀!更可怕的是,那瘤子偏偏长在视觉神经和味觉神经的交叉处。瘤子是摘掉了,可朱双六却从此失去了光明!
“这后天失明双先天失明更痛苦、更令人煎熬。”朱双六在经历了人生巨大的冲击之后,显得十分平静,只是淡淡地说了这番话。那时候,他的女儿通通才刚刚出世。父亲看不见女儿,只能在心里想象着婴儿的容貌,用手轻抚着女儿的面庞。在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朱双六抱着恢复视力的渴望,先后去过多家医院求医,可不管如何打针吃药,希望依然渺茫。他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
朱双六开始学习盲文,“点击”盲文学业。中途失明的人触觉比不上幼年时失明的盲人,手指僵硬,迟纯。妻子宋文兰是他同校的电信工程师,此刻成了他的“特别秘书”。妻子帮朱双六找盲文指导书和专业报刊资料,一遍一遍地读给他听,或者由他口述,妻子作笔录,然后再整理翻译。由于他认真刻苦,成绩显著。他在上海举办的首期“汉语双拼新盲文培训班”考核时得了100分;在参加美国英语盲文点字课程学习中,也是成绩优良。
有一次,朱双六由妻子陪伴,参加残联组织的盲人游园活动。他看不见鲜花,却闻到的扑鼻的芳香;他无法见到一张张笑脸,却感受到了人间浓浓的情意。在与盲人朋友的接触中,他了解到多媒体技术,特别是语音技术在电脑中的应用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那么,能否开发盲人的电脑,使之成为盲人与社会进行信息交流的工具呢?他的这一设想得到了校、系领导的热情支持,很快就成立了盲人电脑研制组,他担任了课题组副组长,负责盲文的翻译和电脑功能的设计。
经过一年多的研制开发,“福音”盲人计算机软件终于在上海铁道大学诞生了。软件可以使盲人在普通电脑上独立操作,方便实用,语音清晰,对汉字和汉语都有一套独特的处理方法,即使是不认识汉字的盲人,只要经过短期培训后也能操作自如。由于充分考虑到了盲人操作电脑的特殊性,这套软件在全国各地的盲校和盲协中深受欢迎。1996年,“福音”盲文文字处理软件通过了上海市科委的技术鉴定,荣获了上海市科委、上海铁道大学颁发的“科技进步奖”。1999年9月,“福音”盲人电脑的上网项目“有声浏览器”、“有声电子邮件”等软件又通过了上海市教委的技术鉴定。专家的鉴定意见认为,该系统已达到了国内外的先进水平。
2000年,朱双六参加了上海市职工优秀发明大赛。在众多的参赛项目中,他的《计算机的盲化操作设计方案》经过近二十多名专家评委的严格评审和答辩,受到很高的评价,最后荣获了职务发明一等奖。即将开放的上海市标志性建筑工程上海科技馆和浦东图书馆,都将引进“福音”盲人计算机系统。市有关领导曾多次观看了盲人电脑的操作展示,并对该项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希望和要求。
朱双六还从事盲人电脑的推广和培训工作,与全国各地的盲校、盲协和盲友都有着广泛的联系。他编写了各种培训教材,撰写了论文,应邀为盲文刊物举办连载电脑知识讲座。他凭着丰富的教学与开发经验,多次开办电脑培训班,学员从十几岁到七十多岁都有,并且学习成绩优秀,均获得了上海铁道大学成人教育学院颁发的结业证书。他经常不辞辛劳,为其它盲校安装盲人电脑,培训盲用电脑指导教师,同时为香港、新加坡、美国等地的华人指导盲人电脑的操作方法。
朱双六作为优秀的残疾人代表,曾先后出席了上海市和全国第三届残疾人代表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各种新闻媒介多次予以宣传报导。他还被收进了初版的《世界文化名人辞海.华人卷》、《中国专家大词典》等文献,并荣获了“世界文化名人成就奖”。
“黑暗是人生的一场考验,我要用双手重新‘点击’出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朱双六对未来充满着信心,要为更多的盲人“擦亮”另一双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