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高清简谱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宇宙天文 - 陈卓[三国时期天文学家]
陈卓[三国时期天文学家]
陈卓,三国时吴国人。约公元3世纪30年代生;公元4世纪20年代前后卒。天文学家。撰写了《天文集占》10卷,《四方宿占》和《五星占》各1卷,《万氏星经》7卷,《天官星占》10卷等占星学方面的著作。
展开

陈卓[三国时期天文学家] - 简介

三国时吴国人。约公元3世纪30年代生;公元4世纪20年代前后卒。天文学家。  

陈卓[三国时期天文学家] - 经历

陈卓青壮年时即任吴国太史令。他善于星占,精通天文星象,曾与吴国天文学家王蕃同时或稍后作《浑天论》,并于这一时期开始收集当时流行的甘氏、石氏、巫咸氏三家星官,进行汇总的工作。公元280年晋灭吴后,陈卓自吴都建邺(今南京)入洛阳,任晋国太史令。这期间他绘成了总括三家星官的全天星图,并写了占和赞两部分文字,还撰写了《天文集占》10卷,《四方宿占》和《五星占》各1卷,《万氏星经》7卷,《天官星占》10卷等占星学方面的著作。4世纪初,陈卓已从太史令职位上离任,但仍参与皇室天文星占事宜。公元 316年,西晋亡,陈卓重返江东,于317年在东晋都城建康(今南京)参与了元帝司马睿的立国,复为太史令。此后史籍中再未见到有关他活动的记载。   

陈卓[三国时期天文学家] - 重要工作

陈卓一生中最重要的工作是综合甘、石、巫咸三家源于战国或秦汉的天文学派所定的星官,将其构成了一个有283官、1464颗恒星的相对完整的全天星官系统。由于原著已佚,现在推求陈卓的工作情况依据的都是后代的作品,主要有《敦煌写本》中的“三家星经”和《玄象诗》中的“玄象诗”,唐代所编的《晋书》和《隋书》中的天文志及《开元占经》等。据这些材料分析,陈卓所定的全天星官系统中,石氏中外官共有93官,627星,甘氏118官,511星,巫咸氏44 官,144星,加上二十八宿的182星,共283官,1464颗恒星。(由于依据的原始材料不同,各研究者所列星数小有差异。)研究表明,陈卓总三家星著于图录的大体步骤是,先以二十八宿为基础,再将石、甘、巫三家星去其重复,存其不同补入其中,对石、甘、巫三家星的重复者基本上采取先石氏、次廿氏、再巫咸氏的原则。  

陈卓所总结的全天星官名数一直是后世制作星图、浑象的标准。据记载,刘宋钱乐之在元嘉十三年(公元436年)和十七年(公元 440年)两次铸造浑象,都采用陈卓所定的数字,并用三种不同的颜色来区别三家星。隋代庾季才等人即以这种浑象为基础,参照各家星图,绘为盖图。7世纪末 —8世纪初,又有唐代学者王希明作《丹元子步天歌》,以七字一句的诗句介绍了陈卓所总结的283官,1464颗星,并创造性地把全部天空分作三十一个大区,即后世流传的三垣二十八宿分区法。这一分区法一直到近代都是我国观测星象星象的基础。陈卓的全天星官系统由此沿用了1000多年。

陈卓[三国时期天文学家] - 成就

三国时期的天文学家陈卓(活动年代约公元270年前后),综合了历代各派占星家对天象的观测记录,编就了包括283(星)官1464个恒星的星表,被《晋书.天文志》采用,成为我国一千多年来天文历法研制和星象占验的天文图基础。

陈卓[三国时期天文学家] - 绘制古星图

在公元四世纪的三国时期,天文学家陈卓(310年),把这三派的星表汇编在一起,加了注释,并根据这些数据,绘制了一幅恒星和星官图,所包含的恒星已有1464颗,星官(古代的星座)283个,不过,今天大多数的天文史家相信,古代中国最早的星图绘制,应可追溯到汉代,张衡(78一139)所绘的《灵宪图),只可惜也是失传了。

南北朝间(424–453年),钱乐之根据陈卓的名单,绘成一种经过改良的星图,并用铜铸造了一个浑仪(即天球仪),以红、黑和白三色来标认三派天文学的观测记录。日后的一段长时间,更成为各家绘制星图时的参照基础。一幅现藏於伦敦博物馆,相信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和星数最多的星图––著名的敦煌星图(公元940年前后),就是属於这种著色星图的手抄本。

陈卓

更新日期:2024-12-04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免费下载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zhdjxd@foxmail.com

Copyright @ 2023-2024 pc.pingguo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