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内容
辛里生,1940年出生于河曲县楼子营辛家坪村。这里地瘠民贫,自古“十年九旱,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幼年的辛里生无钱念书,只能跟着父辈劳作养家糊口。在田间地头,每每有汉子吼两嗓子家乡的“二人台”喧泄心中的苦闷,亦有婆姨对上两曲。黄河岸畔“嗨吆嗨吆嗨吆……”的船工号子,香山顶上羊倌“正月里来正月正,五哥放羊……”,圪梁梁上二妹子“对坝坝那个圪梁梁上那是个谁……”,那或高亢激昂或婉转细腻的曲调如泣如诉深深地打动了他幼小的心田。于是在父亲带他逛庙会看二人台小戏时,看到兴头上他尽也能学唱几句。天长日久,他渐渐崭露头角,乡亲们纷纷竖起大拇指:“这小后生是块唱戏的材料”。到十三、四岁时,他已是乡里出色的二人台小演员,加之他能吹会拉,每逢庙会集日,他更是使出十八般武艺把个场子闹腾的煞是红火热闹。在他十五岁那年,逢天旱无雨,父亲辛辛苦苦种的十亩地颗粒无收,迫于生计,父亲带着年幼的他走了口外。在草原上,他因祸得福。鄂尔多斯民歌手那粗犷豪放的曲子又热辣辣地钻入他的耳际。每天,除了劳作,他便一门心思跟民歌手学唱民歌。十八岁那年,家乡年景好转,他又随父迁回口里。由于他天生一副亮嗓子,又历经多年磨炼,出众的文艺才干引起了上级的注意,1960年县二人台剧团正式录用他。
在县二人台剧团,他更如鱼得水,这里名角云集:贾小秃、李法子、邬怀义、任艾英等一个个顶尖的二人台演员无论在唱腔、曲调、技巧上都各具特色。他拜一个个老艺人为师,并虚心向他们学习,在这个“大熔炉”里,他的演技唱艺日臻成熟。然而天不随人愿,正当他的演艺事业步入正轨之际,1962年的一场大病使他迟回剧团三个月而被剧团除名,让他再次无缘艺术之门。
回村之后,他干起赶胶车的活计。每天他手拿皮鞕赶着车,口里哼着二人台。当时村里成立业余宣传队,“亮嗓子”的他再次有了展示才艺的舞台,于是他白天赶大车,晚上排练二人台。后来他又不失时机地参加了中央、省、地、县举办的文艺调演。每每他捧回鲜红的奖状时无不让人们刮目相看,群众送他一个响亮的雅号“胶车红”。
1987年县里成立了职工业余剧团,县领导没有忘记他那清脆嘹亮的歌喉和那生气勃勃的表演。年近五旬的他被再次录用。
历年来,他先后参加了山西电视台、广州电视台合办的春节文艺晚会,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农民春节文艺晚会,山西电视台举办的河曲民歌展播,山西电视台举办的春节文艺晚会,并受聘到中央民族音乐学院讲学。专家评说他为比世界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音高八度的黄河岸畔的民歌大王。在历届民歌大赛中,他更是获奖无数:1988年获全省首届金盾文艺汇演鼓励奖;1990年获忻州地区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声乐表演优秀奖;1995年被县委政府评为从艺四十年以上的优秀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功臣”;1999年获秦晋蒙八县旗民歌二人台大赛一等奖;2001年获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黄河民俗精品文化展播“腾飞吧巨龙黄河”巡回演出金奖;2001年获二十一世纪首届全国民歌大赛三等奖;2002年获山西省民歌大赛特别贡献奖;2003年获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农民歌手赛二等奖,同年获全国电视大赛红豆相思节“情歌大赛”金牌演唱奖;2004年获北京电视台举办的西部民歌大赛金奖;2006年在中央音乐学院讲学并示范演唱河曲民歌。2008年2月28日由文化部主办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颁证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辛里生作为我省25位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河曲民歌代表性传承人参加了颁证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