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普权 - 简介
崔普权,笔名晋公、山佳等。北京民俗学会副秘书长,著名民俗学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名录专家论证组成员、书画文史作家,北京市“周末社区大讲堂”主讲人。他长期为统战、政协、文史等部门做文笔工作,系多家协会和组织的成员。 出版书籍:《名人谈吃》、《当代高龄名人谈养生》、《老北京的玩乐》、《大年前后》、《名家斋号趣谈》等。
崔普权 - 讲述名人书斋故事
丁聪的“山海居”和马一浮的“蠲戏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斋号是人们的姓名、字、号之外的延伸,是了解主人的一条捷径。
凡是去过著名画家丁聪家的人,都对丁聪的“山海居”书斋号有恰如其分的感觉。因为,丁聪家的书籍堆积如山,找点东西犹如大海捞针,不愧是“山海居”。
丁聪爱买大画册,这样的画册通常很贵,对丁聪极具诱惑力。往往,丁聪买了画册回到家中,才知道这个月的退休费又提前花光了。遇到这种情况,他的夫人提醒他:“请你注意了,现在是我在养活你!”对夫人的话,丁聪不爱听,但现实情况又让他很无奈,他委屈地向朋友抱怨夫人。
除买书外,丁聪家的许多书是朋友送的。尽管书籍堆得让人都没地方站了,丁聪还是喜欢收藏朋友的书。由于年龄大,记性不如从前,要找东西总是想不起放在哪。为此,丁聪的夫人专门写了一本“备忘录”,记录哪些东西放在哪。结果,后来连“备忘录”也不知放在哪里了。于是,黄苗子给丁聪写了“山海居”。
著名佛学家、书法家、现代国学家马一浮,出生于清朝官宦家庭,马一浮少年即才智过人,18岁创办《20世纪翻译世界》杂志,介绍西洋文学,后留学英、德、日等国,归国后研究国学与佛学,曾任浙江大学特聘教授、浙江省文史馆馆长等职。
马一浮有一个书斋号叫蠲戏斋。“蠲戏”取意于佛家《法华经》中“蠲除戏论”之句。“蠲”即去除之意,“戏”指不严肃的行为。
出身于一个十分注重封建礼法大家庭的马一浮,16岁时与心爱的夫人结婚。婚后,两人十分恩爱。不久,家中死了长辈,在守孝期间,其夫人怀孕了。这一喜事在这个旧家庭被视为非礼之行,大逆不道之举。夫妇俩焦急万分,出于无奈,只得偷偷找江湖土郎中寻求打胎之药,胡乱服下。不料,胎儿未打下,夫人却命丧西天。
失去爱妻的马一浮,从此终身未娶,信奉佛学,以报爱妻。
齐白石父子的书斋号
1963年被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的著名画家齐白石书斋号很多,其中一个书斋号叫“悔乌堂”。
1923年,齐白石一年之内,连遭父母大故,对他打击十分大。齐白石早年家庭贫寒,中年尚未宽裕,一直与父母妻子艰难度日。55岁后,湖南家乡兵乱,齐白石被迫漂流北京,既不能在家侍奉,又不能迎养到京,反而让父母惦念、忧心。母亲弥留之际,还再三问起他。每当想起这些,齐白石的心情就极度悔愧,想起小羊吃奶跪母报恩,小乌鸦长大也要反哺,而自己身为人子,却不能孝养父母。为此,他常常寝食不安,于是刻下“悔乌堂”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惭愧心情。
齐良迟是齐白石的四子。齐良迟有一个书斋号:补读斋。年轻时的齐良迟曾对父亲的“悔乌堂”书斋号很不解,觉得不吉利。当听父亲讲述了乌鸦反哺的故事后,才明白父亲的心情。后来,齐良迟让父亲给自己起一个书斋号。深知儿子的齐白石说,你太贪玩了,许多该读的书都没有去读,就叫补读斋吧。父亲题写后,齐良迟心里很不服气,不愿挂父亲题的字。齐白石故去后,齐良迟才渐渐体会到父亲的良苦用心,于是在显眼的地方亮出父亲为自己题写的书斋号。
关山月的怀念和徐志摩的爱恋
著名画家关山月有一个书斋号:鉴泉居。1939年,27岁的关山月先后在澳门、香港、湛江举办“抗日画展”(将卖画所得支援抗日),其作品获美术界人士的好评。看着爱徒在社会上影响渐大,关山月的老师高剑父将“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两句古诗写成条幅送给关山月,勉励他有了名气之后应节操自守,不要被名利世俗所迷惑,不要以艺术去谋求浮华的生活。
理解老师深切关爱之情的关山月,因此题写“鉴泉居”警示自己,同时也借此怀念恩师。
诗人徐志摩有一个主书斋号:眉轩。“眉轩”是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后使用的斋号。其址位于上海福熙路(今延安中路)四明村923号,是一栋老式洋房,书房位于三楼的亭子间。
“眉轩”的“眉”取自徐志摩夫人陆小曼的名字。陆小曼原名“陆小眉”,后改为“陆小曼”。“眉”是徐志摩对夫人的爱称、昵称。
1926年,他们结婚后便把新居定为“眉轩”,亦作书斋名,意为举案齐眉、爱情巢穴之意。徐志摩曾在此完成了《眉轩琐语》的蜜月情话诗作。徐志摩遇难后,陆小曼又整理出版了二人婚前热恋的情话篇《爱眉小札》。
白雪石和沈从文书斋号背后的辛酸
一个斋号的诞生,常伴随着主人鲜为人知的逸闻趣事,或跌宕坎坷的人生经历,因此了解斋号的内涵是一件颇有意思的事情。
著名山水画家白雪石,在创作上以其独具风貌的桂林山水画法而被称为“白派山水”。白雪石有一个书斋号:何须斋。
上世纪60年代初,白雪石的住房很狭小,但布置得十分雅致,正合郑板桥的名句:“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之意。其时他藏有一幅齐白石先生书写的对联,联文正是此语,遂起斋号为“何须大斋”。之后,中央工艺美院在北京和平门东侧为一些画家调整了住房,新居的住房面积较原住处有了改善,白雪石遂将“何须大斋”易为“何须斋”,使其斋号的内涵更为丰富。
小学毕业,曾任北大教授,一生经历坎坷传奇的著名作家沈从文生前有两个书斋号:窄而霉斋、小小窄而霉斋。
上世纪70年代初,结束下放生活回到北京的沈从文,离开北京时仅剩的北京东堂子胡同的一间房子也被别人当作“战利品”接管,后来费尽口舌才要回。那间房十分简陋,房间原是堆煤的,他只好作为居室。这间仅10平方米的小屋,既作会客室,又兼工作室。房间里常十分阴湿而发霉。沈从文故以“窄而霉斋”、“小小窄而霉斋”戏称其书室。其巨著《中国历代服饰研究》即在此完成。沈从文的好友、诗人荒芜对此十分感叹,曾挥笔写道:“对客挥毫小小斋,风流章草出新裁。可怜一管七分笔,写出兰亭醉本来。”
崔普权 - 著作
《当代高龄名人谈养生》
中华民族的长寿文化有其自己的特点:古朴、凝重,既注重理念的作用,又注重实践的功效。自古以来,中国人就从未中断过对于长寿的追求:从嫦娥奔月的传说,到炼丹求药的典故;从岁逾八百的彭祖,到持桃献寿的麻姑;从颐养天年的妙法,到保健长寿的运动……人们不仅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寻求和实践着长寿之道,也苦心孤诣地在信仰、礼仪、生活里创造和应用着长寿之术。
本书精选了108位各行各业的当代高龄名人,他们以自己的视角、自己的职业、自己的饮食、自己的心态、自己的民族……向我们讲述了养生观点、养生意识、锻炼要领、保健健身、饮食习惯和生活作息等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读来将会使您兴趣盎然并从中得到有益的可借鉴的养生方法。
《大年前后》
本书以中国传统春节——大年为主题,记述了自腊月初八至二月初二这50天前后的各种民俗活动,如:节日的由来、节日的礼俗、节日的禁忌、清宫年仪、孔府年仪、王府年仪、百姓年节的喜庆文化及商家、梨园、乞丐等各方面的民俗活动,并对这一时期的时令节气如“数九”、“立春”等给予了全面介绍。
本书记述的民俗活动以北京地区为立足点,纵(前后150年)横(旁涉华北地区)叙述,民俗知识丰富、并有众多名人过年的轶闻趣事,使全书兼具知识性、可读性和趣味性。本书语言地方通俗化,版面套红具有年节喜庆气氛,近百幅图片更增加了视觉效果。
《老北京的玩乐》
在所写的章节中,有的曾经有人写过,但大多是介绍玩的方法和形式,而此次则重在突出地方性和知识性,着得描写其中的乐趣、内幕和名人参与其中的趣闻轶事。大多数的章节则是未见有人涉及笔触的。本着尊重史实的原则,对书画作伪、鸦片屋、赌场及八大胡同等社会中的丑恶行为和场所也略述一笔,以使今天的读者对北京有全面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