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高清简谱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钢琴家 - 马丁·史岱菲尔德
马丁·史岱菲尔德
1980年出生,9岁时举办首次个人独奏会,13岁进入法兰克福音乐学院,拜布梭尼大赛得主纳托钱尼(Lev Natochenny)为师。17岁赢得巴黎「鲁宾斯坦」钢琴大赛首奖, 21岁以贝多芬的第三十二号钢琴奏鸣曲摘下「布梭尼大赛」首奖。2002年,22岁的他是第一位赢得莱比锡国际巴赫钢琴比赛的德国钢琴家,也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得主。他的获奖轰动一时,因为这项顶级赛事的一等奖当时连续十四年空缺。折桂后的马丁随即接到了各地著名巴赫音乐节及重大音乐节的邀请。之后与慕尼黑爱乐、伦敦皇家爱乐乐团、新日本爱乐交响乐团、萨尔茨堡市内乐团、萨尔茨堡莫扎特音乐学院乐团和德累斯顿乐团一起合作演奏,以演奏巴赫震动乐坛。2004年、2005年、2007年多次获得“古典回声大奖”。2008年,“回声”古典音乐大奖再次垂青他,授予他的新唱片“最佳独奏唱片(十九世纪作品)”奖项。
展开

个人简介

一段传奇已初露端倪

2002年,20出头的马丁·史岱费尔德摘获莱比锡国际钢琴大赛头名,如一枚彗星刷亮了德国乐坛的天际。在没有签约的情况下,马丁跑到了一间专业录音室里,录下了洋洋洒洒的巴赫大部头:《哥登堡变奏曲》,而且把录音直接寄到了唱片大厂牌Sony那儿去。这可是典型的“初生牛犊”之举:要知道Sony史上已有过两大《哥登堡变奏曲》的镇厂录音———格伦·古尔德和默里·佩拉西亚。

出人意料的是:Sony不光马上就帮马丁发表了录音,而且立即把小伙子给签下了。马丁的处女专辑一出炉,《柏林时报》上一则乐评里就出现了这么一句:“……一段传奇已初露端倪”。

对于乐评,马丁保持着距离感。可同时,他什么样的评论都会去读一下:“很多音乐家都说自己从来不看乐评,但通常都不是真的,大家还是会在意”。他发现有些人根本没去现场就动笔了,另一些评论则跟音乐无关,而是涉及他个人喜好,或做个人攻击。他说至今为止都还没读到过切中要害的评论,而这正是乐评的问题所在。

很难想像,读书时常因为吵吵嚷嚷被老师责备的“野孩子”马丁,即使在青春期也从没“背叛”过巴赫。自从6岁以前在唱诗班里听过巴赫、他在黑白键上第一次触碰巴赫,他整个成长就被裹在了宽大的结构中。

马丁·史岱菲尔德

“弹巴赫的音乐,就像跟他在对话,很生动,很即兴”———音乐里的这种生命和精神,马丁早在6岁就已感受到了。巴赫———“那不是严谨、古老的音乐,相反,它开放极了,每个人的每个阶段都能够沟通。”马丁觉得,如果把心打开,印象里刻板的巴赫一点都不难理解:他既浪漫又现代:“浪漫的意思打动人心,现代则意味着清晰透明”,马丁一发不可收:“巴赫的艺术不光是横向和纵向,而且是时间和空间的艺术,平衡处理得好,就能成就很大的共鸣。”

进入巴赫的梦幻马戏团

马丁最喜欢的作品是巴赫的《平均律》。这次在国内首发的马丁专辑,正是他2008年底问世的“平均律”上册。在德国多特蒙德音乐厅里录的这版唱片,回响中有着接近管风琴的声音。马丁说,《平均律》里,充满着巴赫想像中的各种音色:羽管键琴、大键琴、管风琴等。他在曲子中听到的是丰富的情感表达。“真不知道他是怎么能做到的:四五个音符间,能有这样的变化。音乐学者足以一辈子去研究”。对马丁来说,巴赫的作品好比一座梦幻的马戏团,有时候则是“一道通往外太空的裂缝”。弹奏时,人与宇宙有一种无法表达的交互感。

马丁想要做的不是模仿,而是去想像。弹琴时,他就分裂成了两个自己,一个在行动,一个在看着自己怎么实践:看看肩膀是不是放松了,指尖是不是充分灵敏活跃。马丁双手之下,折射着他现在的状态:人格、本性与灵魂。而钢琴家想要做的是充满活力与感情地将这种状态拿出来,与观众分享。

因为个子高,他演出都习惯自己带琴凳。那是因为“身体最放松的姿态,才能弹出舒服自然的声音”。这次来北京,马丁就自带折叠的琴凳,背着30公斤的行李到北京。“可是背得多了,也许以后就要驼背了。看我80岁的时候还能不能坐那么直,也许要换张椅子啦”。马丁说,完全可以想像自己80岁时,一定还是老样子。

在21世纪作为古典音乐的诠释者,马丁很清楚,弹琴永远不仅是自娱自乐,而是在自言自语的过程中,把内心感受展现给现场两千名观众。为了沟通有效,马丁愿意用“世俗”的方式传达古老的传统:2008年底,他和西南德广播电台(SWR)合作了普及音乐的特辑:马丁向一位12岁的小女孩解说平均律。私下里,马丁常常到学校里去,跟孩子们讲音乐,给他们弹琴,还请他们去听自己的音乐会。

英国《留声机》唱片奖、四届德国“回声”唱片奖,为马丁的精神与物质都带来了收获。他认为,音乐是自己的生命所在,让唱片提高知名度,让更多的人来听音乐会,这是很好的互动。而因此获得满足的物质生活,是再幸福不过的事了。

巴赫之外,他只是个少年

马丁成名几年,迄今为止,他说在弹琴的每一分钟,都有新鲜感。而每一场音乐会,因为所有的因素都不一样:场地、人、乐器,还有湿度、气温和回声效果,一切都在好奇的状态下开始。因此在弹第一个音的时候,马丁不会知道下一步会往哪里走。一段一段旅程过去,表达欲望历久常新。

巴赫之外,其实马丁什么都弹。他最新的唱片是贝多芬的早期作品,之后的录音则会集中在德国后浪漫乐派的舒曼与瓦格纳作品。有时间的话,马丁喜欢去听音乐会。他尤其喜欢听布鲁克纳的交响乐和瓦格纳的歌剧,因为这样重量型的曲子,“自己弹不出来”。

音乐之外,马丁爱读果戈尔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最近他在读莫扎特的信件集,“非常悲伤,跟陀思妥耶夫斯基有异曲同工之妙”。马丁还喜欢看电影,尤其爱看侦探片和动作片,也爱读侦探小说。因为探索细节的推理过程很有趣,而在电影的艺术中,如何营造气氛、如何拼凑,以保持紧凑性,避免观众发愣、无聊,这是电影与音乐会的相似之处。马丁对于小提琴新生代演奏家丹尼尔·霍普,融合音乐、文学、戏剧的跨领域艺术项目很感兴趣。但他认为,如果自己将来要这么规划的话,保持“形散神不散”是极难的事。

马丁·史岱费尔德

1980年出生,9岁时举办首次个人独奏会,13岁进入法兰克福音乐学院。2002年,22岁的马丁赢得莱比锡国际巴赫钢琴大赛,并成为该项比赛空缺14年之后的首奖得主,也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得主。之后与慕尼黑爱乐、伦敦皇家爱乐乐团、新日本爱乐交响乐团、萨尔茨堡市内乐团、萨尔茨堡莫扎特音乐学院乐团和德累斯顿乐团一起合作演奏,以演奏巴赫震动乐坛。2004年、2005年、2007年多次获得“古典回声大奖”。图1为马丁的巴赫专辑。

音乐专辑

马丁?史岱菲尔德是索尼古典的独家签约艺人。他的首张唱片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在发行后即受到了乐评人的疯狂追捧,攀升到德国古典音乐排行榜的第一名。同时,此张专辑还赢得了“回声”古典音乐大奖的“年度最佳青年艺术家”奖项。他的第二张专辑《纯粹巴赫(Bach Pur)》又再次登上德国古典音乐排行榜的榜首,并在2005年为马丁再次赢得另“回声”古典音乐大奖,这次是“年度最佳独奏唱片奖”。

更新日期:2025-01-22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免费下载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zhdjxd@foxmail.com

Copyright @ 2023-2024 pc.pingguo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