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内容
中国在国外设置的第一个领事馆是在华人众多的新加坡。委任的第一个领事是胡璇泽,他的家乡是广州的黄埔村。
胡璇泽发迹、扬名于新加坡,又以其贡献被誉为“新加坡的先驱人物”。因其来自黄埔又经营了著名的黄埔公司,人们称之为黄埔先生。为纪念他,在新加坡至今仍有以“whampoa”(黄埔)命名的街道,还有挂着“黄埔民众联络所”牌子的社区活动中心。在有着125年历史的番禺会馆的墙上,刻着创办者、第一任大总理胡南生的名字。在圣陶沙的“历史世界”,竖着黄埔先生的蜡像,展览厅里陈列着黄埔先生--胡璇泽的事迹,横幅标题是:IN MEMORY OF WHAMPOA。
胡璇泽名玉玑(亚基),号琼轩,又名南生。1830年,15岁的亚基从家乡来到新加坡,随父辈学习经商本领,由于懂得抓住时机和英国海军部的官兵打交道,并成为远东舰队司令的密友,英军军舰和一些商船的牛肉、面包、蔬菜等各类商品,专门由黄埔公司供应,公司业务蒸蒸日上,而这些船舰也把黄埔之名带到世界各地。
他本着取诸社会用于社会的宗旨,热心慈善公益事业。支持办平民学校,创办了著名的南生花园和至今仍保留的新加坡植物园。人们说他“商而优则仕”,头衔一大堆:立法院非官方议员、新加坡铁路公司临时总理、太平局绅、英女王特赐勋章。还有说他被两代邋罗王分别封为义子和义弟,奥国也赏给头等宝星。清廷一些出使官员如郭嵩焘、刘锡鸿、曾纪泽、张德彝、李圭等都在新加坡会见过胡璇泽,并有文字记载。1877年,由郭嵩焘极力推荐,胡璇泽被清廷任命为驻新加坡领事,成为中国第一个驻外领事。1878年2月19日,中国驻新加坡领事馆正式开办,但初时经费不落实,更靠胡璇泽筹划报销。在此前后,他还被俄国、日本委任为驻新加坡领事,一身兼三国领事,一时在外交界传为佳话。1880年他病逝于南生园,新加坡行政机关和各国领事馆都下半旗志哀。他的遗骸专门用船运回家乡黄埔安葬,当时的热闹场面可想而知。
然而,这样一位当年叱咤风云、把广州黄埔之名带到海外至今仍留名海外的人,一百年后却被家乡淡忘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广州华侨志办公室得到一本《新加坡先驱人物》,里而有一篇《黄埔先生胡璇泽》,如获至宝,立即委托黄埔区侨办查询,答复是黄埔区的胡姓人氏中没有此人。不久侨志办人员与中山大学数名教授组成联合调查组,为编修华侨志,选点海珠区黄埔村进行调查,开始从胡璇泽入手,但多方打听(包括胡姓村民),都说不知胡璇泽其人。当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找到了胡璇泽叔父的第4代孙,他拿出已被虫蛀的族谱,上而记载着:“十八世胡璇泽,钦命新加坡领事。”至此,终于查证确定了胡璇泽的家乡就是琶洲塔东南的黄埔村,从而更正了国内外一些学者的误传。
1990年,胡璇泽的曾孙女胡品懿从香港回到黄埔村寻根。据她介绍,父亲胡福骈在香港也仿其祖创办过南生园。而福骈两个孙子则从胡璇泽之名中各取一字分别取名继基、继泽。
说到寻根,还有一件趣事。1991年,有一位30岁左右的男子来到黄埔村,找到一位胡姓的长者(他是黄埔华侨港澳同乡联谊会的副会长),见面就说:“我姓胡,名叫潮电,我的家乡是黄埔,这次从马来西亚来到广州参加交易会,想趁此机会找找一些亲人,先到黄埔区,找不到。有人介绍我来黄埔村,希望您能帮帮忙。”长者说:“我们家庭的字辈口诀是u2018琼林起壮游u2019,你知道吗?”潮电说:“我还知道前面一句是u2018公祖兆荣岁u2019呢!”长者感到很惊讶,说:“很多人都不记得前面一句了,你是怎么知道的?”潮电说:“是祖辈一直传下来的。”笔者采访潮电时,发现他记性很好,能如数家珍般把祖辈的名字和故事一一道来。
原来他是璇泽之叔宏善的第5代孙,宏善也是与璇泽之父宏根同期在新加坡经商致富并“名著于国外”的。根据这些线索,长者帮他在黄埔村找到了璇泽另一叔的第4代孙,叔侄相聚甚欢。有人问潮电:“你父辈有没有回过黄埔?”潮电说:“我祖父国衡先后在新加坡、荷兰、香港读书,也曾回广州家乡读书,后来迁到吉隆坡。我父亲裕洪共有兄弟姐妹7人,我自己有兄弟姐妹10人,他们都没有回过广州,我还是第一次回广州呢!”令人更为惊讶的是,没有回过广州的潮电,居然能说出一口流利的黄埔家乡话。
曾回家乡寻根的胡品懿告诉笔者,现在,胡璇泽的后人一批留居新加坡,一批迁居香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
在胡璇泽的家乡,胡姓族人也重新把仿造的“钦命新加坡领事胡璇泽”的木牌匾挂上胡氏宗祠的大厅。
经过专家调查核实,胡璇泽的家乡黄埔村就是当年“夷舟蚁泊”的古黄埔港所在地。2002年,广州市政府把黄埔村列为广州市第6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