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高清简谱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名人库 - 丁祭
丁祭
礼制名。又称“祭丁”。为祭孔之礼。顺治二年(1645)定制,每年春、秋二祭,均在仲月上丁,故称丁祭。
展开

概述

每年阴历二月、八月第一个丁日祭祀孔子,称丁祭。 隋唐 日制不一。 隋文帝 时一年有四祭, 唐 武德 年间改用中丁日祭祀, 唐 开元 年后专用春、秋二仲的上丁日举行祭祀。 明 郑仲夔 《耳新·令德》:“ 萧郡 尊思似 每丁祭,必斋宿学宫。”《儒林外史》第二回:“外祖母道:u2018丁祭肉若是不吃,圣人就要计较了。u2019” 欧阳予倩 《桃花扇》第一幕第一场:“孔子庙每年的丁祭,都是由学生来 主持的。” (注:并非是满清顺治二年定制的)

基本简介

坐落于北京安定门内国子监街的北京 孔庙,是座保存完好、规模宏大、历史悠久的皇家庙宇。这里绿树成荫,环境幽雅,是元、明、清三代皇家祭祀孔子的地方。

解析

祭孔典礼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礼仪,标榜着统治者对孔子和儒学的尊崇以及文德治国的策略。北京孔庙始建于元成宗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建成之初便定下了祭孔之制。《元史》载:“大德十年八月丁巳,京师文宣王庙成,行释奠礼。牲用太牢,乐用登歌,制法服三袭。”历经元、明、清三朝,见证了无数次祭孔盛况。祭孔为国家大典,礼仪章程由皇帝钦定。繁文缛节,重章复典。历代祭孔仪式不尽相同,至清代遂成定制。

丁祭过程

北京孔庙每年的仲春和仲秋上旬丁日大祭两次,即所谓“丁祭”。祭孔前日,宰杀猪、牛、羊,整只烹好摆放于孔子灵位前,即所谓“太牢三牲”,另有清洗调制好的瓜、果、菜、蔬、鱼、肉、稻、谷等食物分装在礼器中,按顺序整齐地摆放在孔子灵位前。是日,午夜过后,参祭人员便忙碌起来,烛火荧荧,人头攒动,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参祭人员主要由祭祀人员包括皇帝(主祭官)、陪祀官、分献官和司礼人员(通赞、引赞、鸣赞、读祝生及乐舞生)组成。释典在钟鼓齐鸣中开始,参祭人员列队缓缓步入孔庙大成殿前,在司仪的引导下行祭孔之礼,整个过程分为迎神、初献、亚献、终献、撤撰、送神六大步骤,寓意迎接孔子的神灵、祀飨孔子的神灵(向孔子的灵位献帛、献酒,宣读祝文)和恭送孔子的神灵

典礼的高潮是“三献礼”,主祭官在大成殿前向孔子灵位献爵、奉帛、行跪拜礼,乐舞生跳“六佾舞”。按规制,只有皇帝才能步入大成殿内祭拜孔子,亲王只能立于大成殿的月台上,而大臣就只有在台阶下遥拜了。释典结束后,供品分发给参祭人员,以求得到孔子神灵的庇护,据说还能增长智慧。因为孔子生前最讲礼制,而乐舞是礼制的象形符号,孔子也精通乐理,求学时曾“访乐苌弘,学琴师襄”,闻韶乐谓之“三月不知肉味”,所以乐舞伴随着整个祭孔过程。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升祭孔为“大祀”,按帝王之礼使用“八佾舞”。祭孔乐舞以乐、歌、舞三位一体的形式颂扬了孔子一生的功德,一个动作代表一个字,四个动作为一组,即四字赞语,串联起来就是歌颂孔子的诗句。文舞生左手持龠(一种竹制的似笛而短小的乐器),右手持羽(华丽的野雉尾),象征文德;武舞生则手持干戈(古代的兵器),象征武德。稳重凝练、刚劲舒展的舞姿,古朴典雅、雍容华贵的服饰充分体现了舞蹈语言的艺术魅力。

现代丁祭

现代祭孔仪式源于清代祭孔典章,随着时代发展多有改进,但核心内容不变。1988年9月山东曲阜孔庙根据保存的史料典籍编排了祭孔乐舞,并举办了仿古祭孔表演,引起了海内外的关注。2002年9月28日,北京孔庙为纪念孔子诞辰2553年举办了祭孔乐舞表演,吸引了国内外游客观摩。2005年9月,中央电视台直播全球孔庙联合 祭孔大典。2005年9月,两岸四地同祭孔,共唱和谐之曲,祭孔仪式已不单是一种仿古表演,越来越成为彰显中华文明、连结民族情谊的重要文化载体,千年传承,盛世华章,其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不断得到升华。

丁祭

更新日期:2024-12-04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免费下载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zhdjxd@foxmail.com

Copyright @ 2023-2024 pc.pingguo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