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高清简谱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航空 - 姜长英
姜长英
姜长英,航空教育家,中国航空史专家,中国航空史学科的创立者和航空史研究的奠基人。他20年代留学美国,并参与美国三种新飞机的设计均获成功。回国后,曾用国产材料仿制美国降落伞成功。姜长英自30年代起从事航空教育和航空史研究七十载,为中国航空事业培育了大批骨干人才,编著成中国第一部《中国航空史》专著,创立了中国航空史学科。姜长英对中国古代航空技术的创造也有深刻的独创性的研究。
展开

姜长英,航空教育家,中国航空史专家,中国航空史学科的创立者和航空史研究的奠基人。他20年代留学美国,并参与美国三种新飞机的设计均获成功。回国后,曾用国产材料仿制美国降落伞成功。姜长英自30年代起从事航空教育和航空史研究七十载,为中国航空事业培育了大批骨干人才,编著成中国第一部《中国航空史》专著,创立了中国航空史学科。姜长英对中国古代航空技术的创造也有深刻的独创性的研究。

姜长英 - 简历

1904年11月11日 出生于上海市川沙县。

1911-1918年 在天津、保定两地小学学习。

1918-1922年 在天津南开中学学习。

1922-1926年 在南开大学学习,获学士学位。

姜长英

1926-1929年 在美国福特汽车工厂学习。

1927-1929年 在美国地踹大学航空工程系学习,获航空工程学士学位。

1929年 先后在美国伊斯特曼飞机公司、欧弗开西尔飞行学校、海斯飞机公司任技术员。

1930-1931年 任沈阳东北航空军司令部修理厂少校技师。

1931-1933年 任北平南苑航空学校教师。

1933-1934年 任南京国民政府航空署器材科技佐三级署员。

1934-1936年 任杭州笕桥航校学科教官。

1936-1942年 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

1942-1943年 在苏皖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江淮大学任教。

1943-1945年 在上海纺织研究所任研究员,后转入纺织专科学校任教。

1945-1952年 在上海交通大学任教授。

1952-1956年 在华东航空学院任教授。

1956-1957年 在西安航空学院任教授。

1957-1986年 在西北工业大学任教授。

1986年 退休。

姜长英 - 生平

姜长英,1904年11月11日生于上海市川沙县。父亲是北洋政府军医,母亲是勤劳朴实的农村妇女。姜长英先后在天津、保定两地上小学,1918年考入天津南开中学。1919年,在校友周恩来的影响下,姜长英参加了“五四”运动,在他少年成长时期,深深埋下了爱国的种子。1922年中学毕业,姜长英以优异成绩直接升入南开大学。1926年大学毕业时,正逢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华招工,姜长英被录取,同年8月自费赴美留学。姜长英到达美国地踹市(即底特律)后,首先在租房上受到种族歧视,再次,留学不成被当劳工,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疲困万分。1927年5月,美国飞行员林白首次飞越大西洋成功,震动全美,姜长英也大受影响,从此他一心想学航空。正好地踹大学有个航空工程系,而且可以半工半读,姜长英一面做工,一面上学,辛劳倍增,但他立志航空,勤奋好学,仅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五年学业,1929年获得美国航空工程学士学位。由于经费困难,姜长英无法继续深造,于是在毕业前后,先后参与三家美国公司的飞机设计研制工作,他所设计的三种飞机均试飞成功,其中一架还载入1930年英国出版的《简氏世界航空器年鉴》。据此,姜长英在美发展完全可以成为世界一流的飞机设计家,但他一心向往祖国,关心国内局势。当他得知北洋政府已被推翻,听说国旗也换了,“祖国可能有了新气象,自己在国外学到的一些知识,回去可能还有点用”,于是姜长英和许多爱国学子决定回国。他们途经纽约时,还特地在中国城买了一面新国旗,献给“我们十分向往这久别的新国家”。

1929年底,姜长英终于回到祖国,回到北平家中。父亲已经给他找好了有关汽车专业的工作,但他不愿干,一心要为中国航空事业做出贡献。1930年3月,姜长英南下,先后找了南京国民政府航空署和上海虹桥机场修理厂,都被拒绝。一位留学归国的航空工程学士、飞机工程师,在航空部门竟无用武之地,这令姜长英十分失望。不得已,他又再次北上,到了沈阳,在失业数月后,幸遇张学良识才,被安排到东北航空军司令部修理厂。1930年8月,姜长英任修理厂少校技师,并开始为学员上课,这是他最早的航空教育活动,但一年后就因“九一八”炮火而中断了。姜长英随难民车逃亡关内,被分配到南苑航校任教。1933年夏,姜长英又南下杭州,找到航空署领导钱昌祚,被分配到器材科任署员。他用国产材料仿制美国降落伞,一举成功,其性能优于美国伞,造价低2/3。1934年4月1日,姜长英参加了中国航空工程学会成立大会,与会的还有著名航空界人物钱昌祚、朱家仁、王助、刘敬宜等,这是中国最早的航空学术团体。1934年夏,姜长英转入杭州笕桥航校任学科教官。1936年2月,姜长英应邀到上海交通大学航空门任副教授,从此脱离军界进入教育界,并以此为终身职业。

1937年“八一三”日本侵略军侵犯上海,姜长英随交大避入法租界。1941年底,日本侵略军进入租界,有人想投靠汪伪,姜长英毅然脱离交大。1942年10月,姜长英突破日军封锁,潜入苏皖边区,在抗日民主根据地江淮大学任教,并多次参加反扫荡游击行动。由于游击频繁,学校被迫停办,姜长英又返回上海,任教于一所中学,因领工资要向日本人鞠躬,姜长英不从而愤然离去。1945年抗战胜利,姜长英才又重返交大,并晋升为教授。

1949年上海解放,姜长英满怀喜悦地留在上海,留在交大。1952 年院系调整,姜长英随交大航空系迁入在南京新建的华东航空学院。1956年,为支援内地建设,年过半百的姜长英毅然随校西迁,学校改名为西安航空学院,次年又改为西北工业大学。姜长英不顾西北生活的艰苦,全力投入教学和研究工作,百折不挠,奋斗不息。1982年,姜长英率先开出《中国航空史》课程,这在全国属首创。1987年,83岁高龄的姜长英还招收了研究生。他博学多才,学科广泛,先后授课20余门,样样精通。他为航空教育耕耘一生,鞠躬尽瘁,为中国航空事业培养了大批骨干人才。

姜长英 - 巨大成就

1930年姜长英在沈阳东北航空军司令部工作时,即开始收集航空史料,拍摄他所见到的飞机照片,记录飞机修理厂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名单。1933年,航空署要出一本航空年鉴,其中包括中国航空史。“可是,多年以来,中国航空史的编写工作,一直没有人做,学航空的没有做,学历史的没有做”。姜长英说:“我曾自不量力,想写一本中国航空史”。为此他节衣缩食,收集和购买航空书刊,置局势动荡或工作变迁于不顾,坚持收集不懈,并于1949年暑假末写出了《中国航空史料》(简称《史料》)初稿,1959年写出《中国古代航空史话》(简称《史话》)一稿,1965年又写成《中国近代航空史稿》(简称《史稿》)。这三本史料内容,横跨上下五千年,一直写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丰富翔实的史料,科学系统的分析,由姜长英一人独自完成实属不易。《史料》在1950年准备出版时,因遭“二六”轰炸而停,1958年“教育革命”中被拔“白旗”受批判。《史话》则五改其稿,三易出版社,接稿不印,四地出版社均拒绝接稿。《史稿》在“文化大革命”中更受到史无前例的批判。但姜长英编史决心矢志不移,他坚信:“鉴古可以知今,了解过去可以指导将来”。他的著作“可以使读者了解我们祖先的巨大贡献,增强民族的自豪感,相信自己的聪明才智,能克服崇洋媚外的自卑心理,因而有助于中国的‘四化’建设”。正是在这种崇高的爱国爱民之心的支撑下,他顶住了各方面的压力,坚持写作和研究,不断修改旧稿,增补新资料,撰写新稿。《史话》、《史料》和《史稿》终于在1982年由学校分别铅印成讲义,作为航空史教材内部使用。但这本印刷质量很差的内部讲义,却立即引起全国史学界的轰动,其史料之丰富,内容之翔实,已成为航空史研究者珍藏之宝,其内容已被许多专家学者所引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1982年11月专门写信给姜长英:“您多年来研究中国航空航天历史,很有成绩,发表论文多篇,今又把积稿印成专著三册一套,实可敬佩!我希望您能将讲义整理成《中国航空航天史》,出版流传,以教育后代。”于是姜长英再易其稿,增添照片,一部积60年心血,又屡遭挫折的巨著《中国航空史》,终于由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在1987年6月正式出版了。时任国防部长的张爱萍将军为该书题写了书名。这是一部由中国人自己写的中国航空史,也是当时惟一的一部最为全面、最为系统、最为完整和最为翔实的中国航空史料,它的出版立即受到航空史学界的高度评价:“《中国航空史》以大量丰富、翔实准确的史料,说明了中国人民的创造才能与智慧及对世界文明在航空方面所做出的伟大贡献”。它不仅仅是史料,它“史论结合,观点明确,爱憎分明,对读者来说能得到比史实本身更多的东西”。“不仅史料翔实,考证周到,而且还有科学分析和精辟论断,……早已超出了史料的范畴。因此,不论从哪个角度看,《中国航空史》都是一本经典性的航空史著作”。该书也奠定了姜长英在中国航空史研究领域里最高的学术地位。著名的航空史评论家陆永正指出:“该书专业性强、资料性强,资料又丰富,注释又精细,还顾及到技术史的发展脉络,为人们对航空史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四通八达的线索,必将极其有效于促进深入研究的进程。……总起来说,该书能给人指南、给人钥匙、给人研究的资料库,确实具有‘百科全书’的特色。因此,该书作者姜长英确实不愧为中国航空史的奠基人”。该书“其影响不仅超出了航空界,甚至超出了中国。……美籍学者朱永德先生已将这部著作介绍到国外。”台湾出版社慕名而来,为它出版了国际中文版。2000 年10月,包括姜长英全部史稿的《中国航空史》(新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了,终于在20世纪末了却了这位世纪老人的一生夙愿。

姜长英收集来的书刊资料堆满了他的书房,还先后赠送给上海交大和西北工业大学图书馆3000多册。西北工业大学图书馆还专门为他建立了“航空史资料查询室”,不少专家学者都曾来此查阅考证。他手头还有剪报六大本、手抄笔记本23册以及大量载有航空史料的书刊,可见他收集资料之艰辛,研究考证之功底。丰富的资料是研究之本,来之不易,考证更难。姜长英常常为查证一条资料,不顾年迈体衰,多次奔波于校内、外图书馆,或发信去征询,或托人去查找。例如:1932年日本侵略军进攻上海,十九路军奋起抵抗,菲律宾华侨捐机30 架,为查证此事,姜长英特地给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写信询问,并得到蔡军长的亲笔回信;为查询1923年广东制造的一架飞机,被孙中山命名的“乐士文号”,姜长英特给宋庆龄写信询问其意,也得到了“宋办”回信。至于给书馆、报社、个人发信查询的更不知其数,往往得不到回音,姜长英为此感叹:“航空史研究是不容易的”。但他仍乐此不疲,严谨考证。姜长英认为:“航空史料的收集和研究,一定要依靠群众的力量”,要开辟资料的汇集和研究的园地。为此,姜长英于1983年他80 岁时创办了《航空史研究》学术刊物,供航空史研究者交流研究成果和经验,并积累航空史料。果然,刊物一出,各个历史时期的航空史料,特别是红军时期和我党早期珍贵的航空史料,都纷纷寄来,同时也聚集了一大批航空史研究者和爱好者。

姜长英深知培养航空史研究人才的重要性,1982年给学生上“中国航空史”课,1987年招收航空史研究生,1988年组建“航空史研究室”。1989年,姜长英86岁高龄时,创建了《中国航空史研究会》,并多次举行了学术交流会,现有海内外会员350多人,吸收了不少中国近代史的见证人,抢救了一批珍贵史料,也吸引了一大批中、青年航空史研究者,一个庞大的航空史研究队伍已经崛起,一批有水平的航空史著不断问世,姜长英的心愿实现了,这是他为中国航空史的研究,为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做出的又一突出贡献。姜长英也因此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第一批享受政府的“特殊津贴”。姜长英除任《中国航空史研究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航空史研究》主编、顾问外,还兼任《航空知识》编委和《中国大百科全书》(航空?航天卷)编委。

姜长英 - 参考资料

[1] 光明网 http://www.gmw.cn/01gmrb/2003-09/12/10-C5CDDF3B3AAF1EF248256D9F00005566.htm

更新日期:2025-01-22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免费下载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zhdjxd@foxmail.com

Copyright @ 2023-2024 pc.pingguo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