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内容
沈志弈幼时与其母相依为命,依靠出租房屋而维持生活,当时他们住于温州积谷山旁,中山公园附近的谢池巷3号。谢池巷乃一个甚有诗意的小巷,其名取昔时永嘉太守、山水派诗人谢灵运的《登池上楼》中“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句。至1954年,沈家经济状况江河日下,被迫卖出房产,迁往踏碓巷而居。穷则思变,沈志弈也像一些著名棋手一样,挟技闯荡江湖。他搭乘海轮赴上海寻求发展,因棋艺不俗,在沪上有了用武之地。1955年,在上海大新公司,沈志弈与全国各地名手,如罗天扬、杨官、陈松顺、何顺安、朱剑秋、李义庭、高琪、谢侠逊等表演,比赛中互有胜负。这两年沈志弈除了年关节日返温州踏碓巷,基本上都客居沪上进行棋艺交流,这也为他以后加盟全国锦标赛的角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6年首届全国赛因报名逾期,沈志弈未能参赛,同一省的杭州刘忆慈夺得季军,看到刘取得如此成绩,使得他很兴奋,也跃跃欲试。1957年、1958年的两届全国赛,沈志弈均如愿参加。在此之前,他分别在上海分区赛及扬州分区赛上顺利地取得了第二阶段的决赛权,这两年的决赛则分别在上海及广州举行,沈志弈分别以五胜八平三负获第7名、五胜六平六负获第12名。按照目前的目标,沈志弈是可以获准申请国家大师头衔的。需说明的是,1958年全国锦标赛沈志弈的积分未能保本,实因他身体原因,他是在招待所吐了血,抱病而战的,但沈志弈在这两届国赛中,他对几位国手(前6名)的成绩也不差哩。沈志弈除了两负广州杨官、负一平上海徐天利,他在对二位叱咤风云的青年名将武汉李义庭、哈尔滨王嘉良均两胜,对两届季军杭州刘忆慈一胜一负,对上海何顺安、惠颂祥、哈尔滨张东禄、沈阳任德纯均打成平手,故权威人士说沈志弈的棋艺亦达国手水准,此言诚不谬哉!
1959年全国首届全运会,棋类有幸列入竞赛项目,但每个省只能派出一名选手参赛,曾获两届季军、一次第五名的刘忆慈代表了浙江省参赛。由这一年起,沈志弈也开始淡出全国锦际赛,而他在棋类活动上却从未止步。沈志弈曾代表温州出征广州等地,参加省市间的邀请赛,另外他也于温州搞起一些省市的埠际赛——这大概就是现在的“某某杯”赛的前身吧。当时国赛仅为个人赛,且两年一届,如1964年12月的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四省市邀请赛,1965年5月的上海、广东、四川、浙江、温州五省市邀请赛(新老冠军杨官、胡荣华均亲临该赛,引起极大轰动),1973年6月(1966年后的国赛已中断7年!)的上海、温州对抗赛,1974年12月的八省市埠际赛等等,沈志弈体质较差,但除搞筹备、竞赛、裁判工作,还要与名手表演以满足当地棋迷的要求。沈志弈自己表示,连续作战吃不消,下个二、三局可以,他也全无某些名手的惜名怕输思想。1964年与当时的三届全国冠军上海胡荣华弈成平局,在1960年之前,与胡荣华也交手五局,沈志弈三胜二负,至1981年,在打锣桥(与改名为广场路)的市体育俱乐部,沈志弈与当时已94岁的棋坛总司令谢侠逊表演,激战从开局至残局,末后战和,此战引起极大轰动,观战者人山人海。
1981年9月,全国联赛在温州举行,这大概系三项棋赛集于一处比赛的最后一届了,规模盛大空前,棋坛明星荟萃,象棋之外,围棋的聂卫平、马晓春等,国际象棋的叶江川、刘适兰等均亲临雪山饭店。沈志弈则担任象棋赛的副裁判长,顺利地完成了竞赛任务。1982年亚洲团体锦标赛于杭州举行,沈志弈虽病弱之躯,还特地前往大会,拜会神交多年的中国棋坛俊彦,十分快慰!
沈志弈一生未婚,而其毕生钻研棋艺颇有南宋林和靖的“梅妻鹤子”之慨,也有个同胞弟弟,早年去了台湾,后从商,至80年代初改革开放期间,其弟曾带了彩电返温州踏碓巷看望他。温州棋友说沈志弈甚孤苦,但他幸有一位义女孙萍秋,能弈,也善经营,后任温州袜厂的厂长,孙萍秋对沈志弈颇照顾,沈志弈外出,孙萍秋均先安排好厂务,全程陪同义父,于在生活上给予照料。
1974年,沈志弈等人与温州市体委、市少年宫等联手推出油印本棋刊《鹿城棋苑》,研摩名局,品评棋艺。当时棋刊寥若晨星,1976年起升为铅印刊物,国赛期间则出版《增订本专辑》,于棋界贡献颇大。沈志弈在温州系棋界权威人物,例如市民对弈,常听到:某某方必输了,除非请沈志弈来,或可支撑一阵。在温州学弈的青少年棋手或多或少均受师于他。沈志弈最有名的学生金丽玲,曾于全国赛上打进国手(前6名)行列,被授予女子国家大师。沈志弈在温州搞埠际赛,因为需要,又培养裁判,据温州市体总工作的吴永乐讲,自己幼年是沈志弈家谢池巷的房客,1950年自己4岁时就受沈志弈在棋盘上的启蒙,学会了下棋、打谱、破残局,至上世纪60年代,沈志弈教自己判别棋例,向裁判工作方向发展了(现吴永乐早已成为国家级裁判,1990年曾出任过全国个人赛副裁判长)。1988年沈志弈谢世之后,从第二年起,温州市体总、棋协每年都举行一个名为“志弈杯”的棋赛,以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