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高清简谱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红军 - 葛海洲
葛海洲
葛海洲是安徽省金寨县人,1927年参加革命,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革命生涯中,他历任班长、排长、指导员、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副团长、团长、副旅长、副师长、太行快速先遣纵队司令员、师长等职,参加了长征,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展开

个人简介

       葛海洲,曾用名葛明川, 葛海洲是安徽省金寨县人。1912年12月25日出生,1927年参加党组织的农民协会和反帝大同盟,同年八月加入共青团,1929年参加著名的“立夏节起义”并在同年五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7月转党。

历任职务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军指导员、教导员,红七十三师医院政治委员,九十一师医院政治委员,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民国24 年随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三过雪山草地,历尽艰难困苦。长征途中,先后任九十一师政治部总支书记、二七六团营教导员。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先遣支队营教导员,一二九师独立支队第二大队政治处主任。一二九师第十旅三十团团长,新九旅二十一团团长,新四旅七七一团副团长,警一旅团长、副旅长,先后参加了百团大战、逾辽战役、保卫延安的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任第一野战军第四军十师副师长,进军新疆先遣支队司令员。全国解放后,调南京军事学院学习,尔后任炮兵第十师师长、郑州炮校校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警一旅三团团长、副旅长,新十师副师长,总部快速先遣纵队司令员,张掖军分区司令员。参加了保卫延安战役、瓦子街战役、西府战役、扶眉战役、兰州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炮兵第十师师长,参加了抗美援朝。回国后,任高炮第四炮校校长。

获得荣誉

  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各1枚及其他勋章多枚,1955年授予大校军衔,1965年授行政八级。1987年晋升为副兵团级。1988年获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葛海洲

逝世

  中共党员,红军老战士,安徽省军区合肥干休三所副兵团离休干部、原炮兵第十师师长、郑州炮校校长葛海洲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9月29日15时28分在解放军第105医院逝世,享年98岁。

 

 

 

 

拓展阅读

梦回老庄沟

我老家在武安贺进桃园沟魏庄村,那里属抗日根据地,而西石门、矿山、云驾岭、营井、玉泉岭、牛洼堡、崔炉、和村一线以东为敌占区,日本人称根据地为“匪区”,经常到我的家乡扫荡,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我家世代为贫苦农民,有山坡地两亩,勉强度日。父亲身体不好,常年有病,弟弟妹妹尚且年幼。1942年秋天,八路军在武东招收第一批兵,17岁的我,有幸成为了其中的一员。当时我参军的原因很简单,一是为了打日本,二是因为家里太穷,想解决吃饭问题。另外,人民政府对军属很优待,农忙时地方政府会派人来帮忙,这样,就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

入伍后,我们从武安出发,先来到涉县,然后又到山西黎城,被编入129师独立25团一营一连,隶属太岳军分区。团长葛海洲,营长夏玉善,指导员黄风林,连长何绍宽,指导员杜千祥。我们这个连有个特点,那就是将近一半儿人都是武安涉县籍的。我们驻扎在太行边区,主要对付日本鬼子的三光政策,进行游击战争。1943年的春天,天气还很寒冷,山上还有很多残雪,战士们还穿着厚厚的棉衣。一天下午,上级下达了命令要我们团火速向西北挺进,至于执行什么任务,战士们谁也不知道,看来行动十分秘密。我们翻山越岭,艰苦跋涉,走了一个下午,天黑时,发现已经到达了平原地带,当时黑灯瞎火的,谁也不知道到了什么地方,现在想想就是晋中平原。我们一连是前卫连,是为后续部队打前站,此时,何连长说:“停下,一路变三路,咱们连队已经到达了敌占区,这里有阎锡山的部队,也有鬼子的部队,一定要提高警惕,刺刀要上好,手榴弹要把盖儿打开,一不准说话,二不准抽烟,三不准咳嗽,四不准喊叫,大家一定跟上,不准掉队。武工队员,侦察员带路,我和指导员在前面,副连长断后。”我们起先是快走,后又小跑,最后开始快跑起来,后面11个连队也跟着跑了起来,跑了一夜,估计跑了有200多里地,天蒙蒙亮的时候到达了吕梁山脚下,远远望去,到处是鬼子的炮楼和封锁沟,真是炮楼如林,壕沟如网。

鬼子发现了我们,在队伍后面紧追,只听后面机枪声,炮声不断。贾参谋长带领11连和12连断后,阻击敌人,其他连队火速上吕梁山。我们跑了一夜,又饿又渴又累,两腿直打晃,都快迈不动步了,战士们穿着棉裤棉袄,很臃肿,还背着武器弹药,行李干粮,这就更增加了负担。体质好的还能向上爬,体质不好的就根本走不动了,大家只好手拉手,互相搀扶着,扒着石头向山上爬。三排一个老乡,叫吕拴庆,是武安城西乡的,实在走不动了,蹲在地上说:“你们走吧,我不走了,鬼子来了我就拉响手榴弹和他们拼了。”副连长和副指导员就把他拽起,在后面推着他向前走,对他说:“现在的任务就是上山,不是打鬼子,上了山就是我们的胜利,绝不能掉队。”

后面的连队轮换着阻击敌人,一边阻击一边向山上跑。最后,领导让我们最先爬到山上的一连,做好战斗准备,埋伏好,准备阻击敌人。等其他连队都上山后,我们就和鬼子接上火了,鬼子在下面嗷嗷直叫,远远望去刺刀闪闪发亮,指挥官举着洋刀叫:“呀唧唧,冲呀,捉活的,统统的活捉的。”因为上山就一股羊肠小道,地形对他们不利,鬼子不敢贸然进攻,丢下几具尸体就撤走了。我们这才胜利上了吕梁山。

到了山上,我们吃了些自己带的干粮。

这里是120师控制的地盘,比较安全,但老百姓生活很苦,经常吃土豆、油麦、和辣椒。我们在这里休整了一周,然后到达了离石县,准备渡黄河。

离石这地方也是120师控制的地方。当地政府和老百姓给我们找了3条船。这些船不大,每次只能渡一个排30来人,用这三条船我们整整渡了一天才把整个团1000来人渡过了黄河。

渡过黄河就到了陕北的佳县,从佳县又经过米脂,绥德,清涧,瓦窑堡,最后到达延安。在这段行军中,听到了一首当地的歌谣:“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碳。”这歌谣说的是当地的盛产,别的没见,米脂的婆姨和绥德的汉我倒见过,真是不错,女人个头中等,身材匀称顺溜,不胖不瘦,脑后梳个大长辫子,皮肤也很好,衣服虽然有补丁,但很讲卫生,干干净净,利利索索的。男人身材也很标准,宽肩细腰,潇洒帅气。

我们没有住在延安,而是从那儿路过住在了离延安七八里远的高桥镇。高桥镇和延安都在一条大沟里,四面是黄土高坡。夜晚,远远地能望见延安窑洞里闪烁的点点灯光。

我们在高桥镇住了3天。一天早晨,我们团在老乡的打谷场上集合起来,整整齐齐坐到地上相互拉歌,唱“三大纪律,八项主义。”唱着唱着,就看见一辆吉普车由远而近驶了过来,到我们部队跟前一个急刹车就停了下来,车门打开,从车里下来一个人,葛海洲团长和政委一见此人立即立正敬礼,然后亲切握手。因为年前在涉县听过刘伯承师长讲话,所以我马上意识到这个人是刘师长。刘师长穿一件旧的棉大衣,戴军帽,戴黑色墨镜。此时,葛团长说:“刘师长看大家来了,大家欢迎刘师长的到来。”我们热烈鼓掌,在这里能见到刘师长,我们心里感到特别激动,特别亲切。团长说:“大家欢迎刘师长讲话。”我们又鼓掌。刘师长站在地摊儿上,手里什么都没拿,他用浓重的四川口音说:“你们经过艰难的路程,跑到延安,不想咱们又在这里见面了,同志们辛苦了。”大家又是一阵热烈的鼓掌。刘师长的声音很洪亮,整个打谷场任何角落都能听到他的声音。他接着说:“延安是个好地方呀,是党中央的所在地,是抗日的指挥中心,是**占的地方,是全世界关注的地方,但这里人少地多,南边有国民党的部队,东边有日本人,西边有马家队伍,所以又是个比较艰苦的地方。同时,这里的老百姓也很艰苦,1939年到1942年连续几年大旱,颗粒不收。现在整个陕甘宁边区人民都在执行**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指示,进行大生产。所以你们一要保卫好延安,保卫好边区政府,二要遵照**的指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至今刘师长那铿锵有力的声音还时常在我耳畔响起,久久不能忘怀。

更新日期:2024-11-2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免费下载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zhdjxd@foxmail.com

Copyright @ 2023-2024 pc.pingguo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