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高清简谱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地质 - 谢树成
谢树成
谢树成,男,出生于1967年10月,教授。现工作单位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上发表论文1篇。
展开

简介

  谢树成,男,出生于1967年10月,教授。现工作单位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历获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湖北省优秀博士后称号、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湖北省第四届青年地质科技一等奖。“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上发表论文1篇。

 

学术成就

  谢树成教授思维活跃,勇于开拓新领域,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各项基本技能,是一位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杰出青年地质学者。几年来,共发表了21篇被SCI收录的论文(第一作者占14篇),EI收录的论文9篇,出版专著4部。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上发表论文1篇。以第一负责人身份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9项。荣获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湖北省优秀博士后、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湖北省青年地质科技一等奖。获得教育部霍英东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中国地质大学“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基金等人才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湖北省高层次人才工程计划。2005年申请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已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的初评和公示。

  2005年3月24日,谢树成教授在国际权威的《自然》杂志2005年434卷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在距今2.5亿年左右,地球上的生物大灭绝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至少分成两个阶段进行的。外星体撞击说的可能性很小,更有可能的是火山爆发等来自地球内部的原因。

  2010年,谢树成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若干重大地质环境突变的地球生物学过程”项目。

谢树成

 

传奇经历

  1997年7月至9月,中国、美国、俄罗斯等五国联手,上了青藏高原,到海拔7000米的希夏邦马峰考察。谢树成当时30岁,有一天,他早早一个人从5800米的考察队营地向7000米高处进发,路上他突然一脚踏空,人往一个冰裂隙中掉了下去。所幸的是,当时他背着个装雪的桶,卡在冰裂隙中,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到达海拔7000米的雪山后,他一开始不适应,还有些头痛。当时在山上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取冰芯,一共取了100多米长的冰芯。由于工作环境恶劣,与他们在一起考察的一位美国队员,高原反应太严重,在送往美国抢救的途中不幸死亡。在他们离开希夏邦马峰不久,几名北京大学登山队员也在那里不幸遇险。

研究进展

  该同志表现出很强的业务能力和较高的科研水平,工作一丝不苟,有很好的学术作风。在类脂物分子领域取得了一些创新性研究进展:

  (1)在浙江长兴煤山二叠纪-三叠纪界线附近,利用高分辨率类脂物分子化石揭示了海洋食物链底层蓝细菌的多次剧烈变化,它与无脊椎动物的集群灭绝存在耦合关系,这一发表在国际权威刊物《NATURE》上的成果,直接从不同生态功能的生物之间的耦合效应上确认了显生宙全球最大生物灭绝期存在多次生物危机,为探讨该时期生物危机的形式提供了新的约束资料,这一工作将直接影响人们对造成生物危机具体机制的理解。

  (2)通过对第四纪全球变化重要载体的研究,在国际上较早地提出了类脂物分子单体氢同位素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具有潜力的古温度指标。

  (3)将分子有机地球化学技术引入当前高分辨率的石笋研究中,率先在国际上从洞穴石笋中检测出一系列具有气候意义的类脂物分子,为当前石笋中有关生物对气候变化的生态响应这一难点问题研究提供了切入点。

  (4)从青藏高原海拔7000米的雪冰中检测出系列痕量类脂物分子,这些分子不仅灵敏地记录了人类活动污染物,而且还详细地反映了青藏高原的季风活动,这是一项国际上开创性的工作。

  (5)从南方红土地层检测出种类众多的分子化石,某些分子化石的变化规律与深海氧同位素气候曲线吻合,这一工作为南方红土地层的古气候意义这一关键难点问题的深入提供了分子水平上的手段。

  (6)先后开展了川西北三叠系金矿床和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的生物成矿作用,合作提出了研究生物成矿作用的生物成矿系统论,并由此进一步形成了区域生物成矿系统的思想。

代表性论文

  Xie S. , Pancost R. D., Yin H., Wang H., Evershed R. P. Two episodes of microbial change coupled with Permo/Triassic faunal mass extinction. Nature , 2005, 434, 494-497.

  Xie S. , Nott C.J., Avsejs L.A., Maddy D., Chambers F.M., Evershed R.P. Molecular and isotopic stratigraphy in an ombrotrophic mire for paleoclimate reconstruction.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 2004, 68(13): 2849-2862.

  Xie S. , Guo J., Huang J., Chen F., Wang H., Farrimond P. Restricted utility of d 13 C of bulk organic matter as a record of paleovegetation in some loess-paleosol sequences i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Quaternary Research , 2004, 62(1): 86-93.

  Xie S. , Chen F., Wang Z., Wang H., Gu Y., Huang Y., 2003. Lipid distributions in loess-paleosol sequences in northwest China. Organic Geochmistry 34, 1071-1079.

  Xie S. , Lai X., Yi Y., Gu Y., Liu Y., Wang X., Liu G., Liang B., 2003. Molecular fossils in a Pleistocene river terrace in southern China related to paleoclimate variation. Organic Geochemistry 34, 789-797.

  Xie S. , Yi Y., Huang J., Hu C., Cai Y., Collins M., Baker A., 2003. Lipid distribution in a subtropical southern China stalagmite as a record of soil ecosystem response to paleoclimate change. Quaternary Research 60, 340-347.

  Xie S. , Wang Z., Wang H., Chen F., An C., 2002. The occurrence of grassy vegetation over the loess plateau since the last interglacier: the molecular fossil record. Science in China (D) 45 , 53-62

  Xie S. , Yao T., Kang S., Xu B., Duan K., Thompson L. G., 2000. Geochemical analysis of a Himalayan snowpit profile: implication for atmospheric pollution and climate. Organic Geochemistry 31, 15-23.

  Xie S. , Nott C. J. , Avsejs L. A. , Volders F., Maddy D., Chambers F. M., Gledhill A., Carter J. F., Evershed R. P. , 2000. Palaeoclimate records in compound-specific δD values of a lipid biomarker in ombrotrophic peat. Organic Geochemistry 31, 1503-1507.

  Xie S. , Yao T., Kang S., Xu B., Duan K., Thompson L. G., 1999.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 from organic matter in Dasuopu glacier i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42, 383-391.

  Xie S. , Yin H., Wang H., Zhou X., Fu J., Sheng G., Zhang H., 1997. Biomarkers in fluid inclusions of polymetallic deposit of Qixiashan, Nanji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42, 1206-1208.

  Xie S. , Yin H., Wang H., Zhou X., Fu J., Sheng G., Zhang H., Lu J., 1997. Experimental study of gold distribution in the algae-organic matter-fluid system.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42, 1640-1642.

  Xie S. , Yi Y., Liu Y., Gu Y., Ma Z., Lin W., Wang X., Liu G., Liang B., Zhu Z. 2003. The Pleistocene vermicular red earth in South China signalling the global climatic change: The molecular fossil record.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46 ( 11 ) : 1113-1120.

  Xie S. , Evershed R P. 2001. Peat molecular fossils recording the climatic change and vegetation variatio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 46 ( 20 ): 1749-1752.

  谢树成 ,殷鸿福等 . 金在藻类 - 有机质 - 流体系统中分布的实验研究 . 科学通报 , 1997, 42: 1762-1764.

  谢树成 ,殷鸿福等 . 南京栖霞山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 . 科学通报 , 1997, 42: 1312-1314.

  谢树成 ,姚檀栋等 . 青藏高原希夏邦马峰地区雪冰有机质的气候与环境意义 . 中国科学 (D), 1999,29: 457-465.

  谢树成 , Evershed R P. 泥炭分子化石记录气候变迁和生物演替的信息。科学通报, 2001 , 46 ( 10 ): 863-866 。

  谢树成 ,王志远,王红梅,陈发虎,安成邦,末次间冰期以来黄土高原的草原植被景观:来自分子化石的证据。中国科学( D ), 2002 , 32 ( 1 ): 28-35

  谢树成 ,易轶,刘育燕,顾延生,马振兴,林文姣,王先彦,刘刚,梁斌,朱宗敏 . 中国南方更新世网纹红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分子化石记录。中国科学( D ), 2003 , 33 ( 5 ): 411-417 。

  谢树成 ,黄俊华,王红梅,易 轶,胡超涌,蔡延军, Cheng Hai 。湖北清江和尚洞石笋脂肪酸的古气候意义。中国科学( D ), 2005 , 35 ( 3 ), 246-251 。

更新日期:2024-11-2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免费下载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zhdjxd@foxmail.com

Copyright @ 2023-2024 pc.pingguo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