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内容
雷怀彦,男,汉族,博士,研究员,1960年11月生,陕西咸阳人。1984年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现东华理工大学)岩矿分析专业,同年分配到中科院兰州地质所从事沉积学,成岩作用,层序地层学,储层地球化学,环境地质地 球化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1990年从兰州地质研究所 获得沉积学硕士学位,1999年通过北京地质地球物理 所沉积地球化学专业博士学位资格,1993年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1998年聘任为气体地球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研究员。
多年来,主持负责了国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科技攻关,中国科学院重中之重、甘肃省科技星火计划课题16项,主持负责了大港、辽河、胜利、苏北、陕甘宁、塔里木等油田的横向合作项目13项、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共计30余项。完成研究论文和科研报告55篇,在国内外重要核心刊物发表论文35篇,其中SCI论文5篇,合作编写专著5部。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4项,即: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其它优秀论文奖和先进个人荣誉奖共计11项。
在白云岩成因研究方面,提出用白云石晶胞参数偏异度和结晶有序度等参数综合判断白云岩形成的机制,认为藻白云岩,微、泥晶白云为原生成因;纯细晶白云岩为早期成岩白云石化作用;含硅细晶白云岩为埋藏白云石化成因新认识,并建立了原生白云岩风潮汛成因模式。
在有机-无机相互作用、水-岩反应研究方面,通过对辽河、塔里木盆地砂岩储层研究,发现砂岩次生孔隙发育是与有机质成烃过程的脱羧作用密切相关,通过分析储层水中的有机酸类型、含量可预测高孔隙发育带,在此基础上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多年与油田产业部门合作,从工作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层序地层、测井地质、储层定量描述方法,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含油气盆地的层序地层分析系统—Slmparr。在大港油田合作研究项目中应用此方法识别出了8米厚的砂体,为生产勘探提供了有利勘探靶区,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在天然气研究领域,首次提出了过渡带气的矿物判识标志,查明了过渡带气的形成主要受蒙脱石的催化作用控制,蒙脱石催化能使有机质的热解温度降低50℃左右,催化的机理主要是粘土矿物的酸性催化作用。这一研究结果极大的丰富了过渡带气成因理论。
近年来,瞄准天然气水合物前沿研究领域,积极开展了天然气水合物基础理论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希望更多的朋友提出宝贵意见和一道参与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