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简介
  • 车载音乐
  • 车载视频
  • LRC歌词
  • 高清简谱
  • 手机铃声
  • 名人简介
  • 汽车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名人 - 记者 - 黄伯耀
黄伯耀
黄伯耀,(1883年—1965年),字亚伯,出生于美国旧金山,祖籍台山市水步镇独冈巷口村(现水步镇独冈村委会李边村)。他是追随孙中山的著名报人。
展开

人物简介

1904年,孙中山往美国宣传革命时,黄伯耀参加了兴中会,时年仅20岁,负责兴中会驻美通讯员。

1905年他回到香港,协助办好香港同盟会机关报《中国日报》,还参与《世界公益报》、《广东日报》、《有所谓报》编辑工作。又与黄世仲一起创办《少年报》及《中外小说林》。

1907年12月,伯耀创办《社会公报》,并任主编。

1909年,台山籍进步青年黄伯耀与李是男等在三藩市组织“少年学社”,出版油印刊物《美洲少年周刊》,该刊出版后,风行于南北美洲各地。

1909年,孙中山先生为创立“美洲同盟总会”的机关报,将《美洲少年周刊》改组为《少年中国晨报》,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在美洲的机关报,大力宣传革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在美国西部的重要宣传阵地,黄伯耀自此成为孙中山在美宣传革命的有力助手。

黄伯耀

孙中山是中国航空事业的倡导者、组织者、奠基者和指挥者,曾经提出了“航空救国”的思想概念。辛亥革命爆发后,黄伯耀按照孙中山的意旨,利用美国科学先进、机械优良的优势,在旧金山红木城创办第一间华侨航空学校——中华飞行学校,并任校长,是中国早期航空事业的开拓者、建设者和领导者。

1915年初,黄伯耀与国民党美洲支部长林森往古巴慰问侨胞。

1916年,黄伯耀回国参加华侨参议员选举,被选为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议员,随后在香港创办《晨报》,在北京创办《民国日报》,作为革命党的南北喉舌,黄伯耀任社长兼发行人。

“七七事变”后,北京沦陷,黄伯耀在北京的财产房屋及《民国日报》的器材全部被日军查封没收,他随国民党政府迁往重庆,担任敌后抗日工作,担任重庆广东同乡会理事长长达3年,出钱出力,开办广济服务所,赠医施药,建造防空洞等,造福人群。

人物生平

黄伯耀(1863~1940年前后),清番禺县茭塘司崇文二十四乡大桥(今广州市芳村区东镇西村大桥)人。他少年时期在佛山读书,十三四岁时就帮助父亲所管理的纸店记账。成年后回家乡麦村学堂教书,郁郁不得志。

1891年(一说1894年)与其弟黄世仲前往吉隆坡谋生。当时,尤列创设中和堂于英属南洋各埠,工界从之如归,伯耀加入中和堂,成为其中一员。中和堂表面上是洪门会堂,实际上是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外围组织。伯耀的文章写得很好,经常为当地华文报纸撰稿,文名渐著。其后,他尝担任星洲《大南报》编辑。黄世仲回香港参加《中国日报》工作,伯耀仍留在南洋任《天南日报》记者、《图南日报》编辑。

1905年他回到香港,协助办好香港同盟会机关报《中国日报》,还参与《世界公益报》、《广东日报》、《有所谓报》编辑工作。又与黄世仲一起创办《少年报》及《中外小说林》。1907年12月,伯耀创办《社会公报》,并任主编。《社会公报》宣传社会主义。他在出版广告中就明确说明办报宗旨:“本报以扫除社会窒碍及灌通社会知识为宗旨,而鼓吹国民之责任,及讨论政治之得失,与鼓舞振兴工艺实业,皆随时发挥。”报纸每日出大小二张,分庄谐两部分,庄部内容设议论、批评、采访、国事等10栏,谐部分有题词、杂文、小说、笑谈、讴歌等12栏,内容丰富。出版第二天即发表了《社会公报释义》一文,曰:“社会公报,何谓而名也。曰,为社会事业也。曰,社会二字,仍受纳国民之统名词,以是名报。其主义安在,曰,社会主义是近百年来世界之特产物。专视劳力以为百物价值之源泉。”黄世仲也为该报写了大量的评论文章,影响很大。故人们认为黄伯耀是中国最早宣传社会主义的人物之一。

黄伯耀名耀恭,笔名有耀公、病国青年、光翟、大樨、耀、翟、耀光、光、放光、老伯、伯、公等。他是老同盟会员,著名报人,也是近代著名革命派小说家。黄世仲的小说出版,不少也得力于黄伯耀之助。1909年黄世仲完成了长篇小说《宦海升沉录》(又名《袁世凯》),伯耀为其校对并写了序言,使能顺利付印。他与欧博明、黄世仲一起创办连续性白话小说杂志就有三家:《粤东小说林》(旬刊),1906年9月创刊;《广东白话报》(旬刊),1907年5月创刊;《岭南白话杂志》(周刊),1908年2月创刊。他还与黄世仲一起主编《中外小说林》,这本旬刊于1907年6月创刊,共出版至少28期以上。其后又加插图,每期都由黄世仲或伯耀撰写外书(即关于小说的理论文章),很受人们欢迎。

小说著作

黄伯耀是撰写短篇小说的能手。黄世仲在长篇小说和论理文章方面特别出色,黄伯耀则在文言小说、通俗文学方面擅长,对小说的理论也有深刻的见解。他认为:“小说之于转移社会,有特别之龙象力焉。……小说之发达足以增长人群学问之进步。”①“一国之风俗,视风气为转移,一国之风气,即视文学为趋向……故小说一门,隐与报界相维系。而小说之功用,遂不可思议矣。”②

黄伯耀所写的短篇小说、杂文极多,但没有集刊成册,故多已散失,但有部分现在还可以看到,如:

1.外书:《探险小说最足为中国现象社会增进勇敢之慧力》、《小说之支配于世界上纯以情理之真趣为观感》、《淫词惑世与艳情感人之界线》、《小说发达足以增长人群学问之进步》、《普及乡间教化宜倡办演讲小说会》、《小说与风俗之关系》、《曲本小说与白话小说之宜于普通社会》、《烟界、嫖界两大魔鬼与人群之关系》。

2.短篇小说:《回生木》、《长恨天》。

3.白话文:《演时务》、《爱国观念当由历史上生感发慨》、《能知唔拜神之盖于人、事实力必有进步》、《近事小说》、《敬告外埠华侨》。

4.艳情小说:《好姻缘》、《双美缘》。

5.其他小说:社会小说《烟海回澜》,侠义小说《侠女奇男》,近事小说《宦海恶涛》、《恶因果》,讽世小说《猛回头》,侦探小说《凶仇报》,冒险小说《片帆影》。

6.曲艺:龙舟歌《秋女士泉台诉恨》、《和尚春思》、《涂巡官狱中闻喜信》,南音、谐文《宦海悲秋》、《拟芙蓉仙子留别烟霞主人书》、《讨烟鬼檄文》。

辛亥革命后,黄伯耀本拟出任广州海关要职,因黄世仲案而留港,继续从事报业工作,1924年出任《香港晨报》主编。晚年因视力不佳,转而从事教育工作,先后在香港圣保罗男校、圣保罗女校及兰芳书院等学校任中文教师。不少名人子弟都出自伯耀门下,如蔡廷锴将军之子就是其高足之一。日军侵占东北后,伯耀出于爱国热忱,亲送其独子国棉参加十九路军,国棉在保卫上海的战斗中牺牲。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伯耀贫病交加。1940年前后在香港病逝(一说病逝于西朗大桥),终年78岁。

作者附言:黄伯耀是老同盟会员,近代著名报人,革命派小说家,最早传播社会主义的学者。他的著作甚多,可惜身后萧条,无人为其保存整理,多已散失。而其弟黄世仲,陈坚先生已为其建立陈列馆,以志不忘。希望有关部门,对黄伯耀的著作,搜集成册付印,莫使这位在近代小说史上有重大贡献的名人湮没。(符 实)

注释:

①载《中外小说林》,1908年第二本第一期。

②载《中外小说林》,1908年第二本第五期。

更新日期:2024-12-04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下载帮助免责声明版权声明用户协议隐私协议撤稿声明作品投搞免费下载常见问题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公开搜索结果,不保证100%准确性,仅供参考,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提供版权证明来信通知,我们72小时内删除!

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非赢利性网站,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删稿邮箱: zhdjxd@foxmail.com

Copyright @ 2023-2024 pc.pingguo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