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让我的生活丰富多彩
关于这个话题还得从我小时候说起。上个世纪70年代,在我还没有10岁的时候,我们湾里有一家,他家里较其他家庭要富裕多了,听说他们家爸爸参加过抗美援朝(实际上是最后一批去的,连鸭绿江都没有过就回来了),而且在应城的什么单位上班,平时不怎么在家里,只是偶尔回来,较湾里的其他大人,这家的爸爸好帅气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他们家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的东西,后来才知道是收音机,里面能够发出非常悦耳动听的声音,而且有时候还能够唱歌,那声音,简直就是天籁之音。我们小伙伴直盯着那个小东西,左看看右看看,心里犯嘀咕,这家伙从哪里发出的声音啦。好奇怪。我从那个时候开始就被里面的音乐深深地吸引住了。音乐的美好从此就深深地在我心里扎下了根。
后来村里安上了喇叭,每天上学,我的耳朵就在搜寻喇叭的声音,我的脚步也因为喇叭的声音慢了下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在播送每日一歌《我和我的祖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在播送每日一歌《我爱你中国》我们常常会驻足侧耳倾听。湖北人民广播电台现在播送每日一歌电影怒潮的插曲《送别》,湖北人民广播电台,现在播送每日一歌《洪湖水浪打浪》,这是我多么翘首以盼的时刻哦。《我的祖国》《边疆的泉水清又纯》《骏马奔驰保边疆》《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等等歌曲百听不厌。
那个时候农村人最有趣的夜生活就是指望附近的湾里有没有放电影,每天下午就开始四处张望,看看附近湾里有没有大的白色银幕,也有相互之间来来去去的人们,他们消息特别灵通,哪里有没有电影都是这些人传递的,看电影也没有去看故事情节,就指望听歌曲,地道战里的《毛主席的话记心上》,铁道游击队里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等等歌曲都看电影听到的,他们就深深埋在我的心里。《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等等一些耳熟能详的歌曲是都儿时的记忆。
进入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的生活水平略有上升,记得姐姐出嫁之后他们家里买了个收音机,我到姐姐家里,就坐在收音机旁边专门指望听每日一歌,歌声想起,心就开始荡漾,那个美呀没得形容。有时候在外面干活也把收音机带在身边,看着它:这每日一歌怎么这么慢啦?
1984年春节联欢晚会开始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农村人几乎沸腾了,黑白电视机前黑压压坐满了人,就想看看那神奇宝贝发出声音和画面,美呀。《冬天里的一把火》《万里长城永不倒》《上海滩》《东方之珠》《绒花》《梅花三弄》等等歌曲常常在老百姓嘴里哼唱。
彩色电视机的出现让电视及音乐的传播达到了空前的高潮,老百姓从贫穷走来,物质生活有了保障,精神生活也一下子爽了起来,嗨,那个幸福无法言表。
录音机播放磁带,声音有磁性,更有震撼力,《把根留住》《绿叶对根的情义》《牡丹之歌》《梦里水乡》《梅花三弄》等等歌曲都是磁带甭甭嚓,嚓嚓甭震撼出来的。
我们家里现在还保存了好的磁带,看到这些磁带,就看到了过去的影子。
MP3的出现完全取代了录音机播放磁带,MP3更加轻便更加方便携带。而且声音更加柔和悦耳。
手机和智能手机的出现让MP3瞬间消失。我们这个时代变化实在是太大了,我们现在听歌,完全没有以前那么麻烦,而且品种任由我选择。我们用不到30年的时间完全进入了互联网+的大时代。在海量的歌曲里,我们的选择非常自由。
从对歌曲的被动选择到主动选择,折射出时代的进步,进步的速度之快让人们目不暇接,瞠目结舌。
听人家唱歌多了,就想,我可不可以也唱歌呀,自己在家里偷偷摸摸小声唱,嗨呀,声音难听死了。无论怎么难听,都阻挡不了我想唱歌的激情。
我开始学唱《歌唱祖国》《我的祖国》《我和我的祖国》《我爱你中国》《怀念战友》《边疆的泉水清又纯》《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等等。在网上听了无数遍,跟着人家唱,小声地唱,然后就大声地唱。照着歌词唱,背歌词,反复背,反复唱。渐渐发现,每个歌曲的旋律都非常优美,歌词都非常响亮。
从陌生到熟悉,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我越过了一道道坎,终于发现我可以唱歌了。开口唱,于我而言,进步已经不小了。
万事开头难,一旦开始,便一发不可收拾,《歌唱祖国》《我的祖国》《我和我的祖国》《我爱你中国》《怀念战友》《边疆的泉水清又纯》《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这些歌曲我竟然都会唱了。
后来慢慢发现,唱歌不足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2018年我把已经丢下34年的笛子又重新捡回来了。笛声响起,划破天际,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用笛子来诠释对生活的热爱,笛子的声音更加具有强大的表现力。我搜集了70年代80年代90年代00年代乃至于现在我能够接受的而且非常优美的150首歌曲。
其实我根本不识简谱,只能跟着旋律吹,但是远远不能满足音乐的要求,就找人学习。慢慢的,我对简谱有了一点点认识,再加上歌友们的不断指点和影响,让我吹起笛子更加具有韵味。我搜集的150首歌曲每隔一段时间就翻来覆去地吹一遍,我的体会也越来越深。铁锤磨成针,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笛声越来越嘹亮高亢。
但是想提高对笛子的掌控能力,技巧运用又是我的一道门槛,歌友笛友们跟指点了很多迷津,可是我仍然难以突破自己。我习惯了筒音作5的指法,笛友说要想笛声更加好听,必须掌握筒音作2,作1或者作6的指法。但是我在练习筒音作2的指法时,花了三个月的时间仍然没有练成,比别人说的一个月时间长多了还是没有效果,这就大大的打击了我的积极性。我也在反思,的确笛子的声音受到很多客观因素控制,比如空气湿度,温度,笛膜。有时候笛子的低音下不去,高音也上不来。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者,对笛子的掌控还是非常有限的。
2021年的上半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遇到了一位电吹管爱好者吹电吹管,那个声音,就一个字,绝。一曲《小小新娘花》把我带到一个美轮美奂的音乐世界。在电吹管面前,笛子实在是太渺小了。我爱上了电吹管。
2021年10月30号,我的电吹管从网上飘然而至,来到了我的身边。经过一个多月的熟悉和苦练,好多歌曲我已经能够用电吹管吹了,我之所以很快进入电吹管的角色,是因为电吹管的指法之一跟笛子指法之一筒音作5完全一致。我发现电吹管无论是音高音低以及音的准确度都是笛子无法比拟的。(我一个业余爱好者的粗浅认识,不一定正确。)就连一些电吹管的老师也夸奖我,可以,可以,不错,不错。这样的肯定给我无穷动力。我觉得原来无法用笛子完全表现的《好人一生平安》《真的好想你》《渴望》《梁祝》《葬花吟》等等一些有低音3的歌曲用电吹管表现,就会有一种酣畅淋漓,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感觉。当然,用电吹管演绎其他歌曲,同样会有无数人侧目而视。因为电吹管表现方式给人的感觉新颖独特震撼。
电吹管可以演奏128种音色,12个调可以任意调控,高音低音非常精准。这个是其他独立的乐器无法比拟的,也是电吹管最大的优势。
我是一个纯粹的业余音乐爱好者,对音乐的理解也只是仅限于自己不专业的认识,特别是学会用笛子或者电吹管来演绎音乐的时候,更加感到力不从心,加之年纪偏大,改变自己也不现实,只能延着自己仅有的一点点残缺不全的音乐知识往前慢慢爬行,因为演奏乐曲的确给我无尽的乐趣,有此足矣。有此足矣咯。
祖国我爱你背景音乐mp3